保监会官员称银行保险资本联合其实没有障碍
l 银行资金将可以进入股市
l 央行研究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合作
l 汇控在参股国内金融可能获得高层点头
l 南方证券捂着的盖子正被揭开
l 外资银行表示,“央行管的越多越好”
l 香港电讯是张永霖的痛,也是香港人的痛.
l 中芯国际的上市搞砸了
l 国内银行联合的“阻力”很大
l 银行提供不了的服务,“金融掮客”来做
l 台湾企业的海外融资手法
l “低价股”似乎更值得投资
l “格林斯潘神话”正在结束
l 应对金融市场动荡,台湾有什么招数?
l 日本社会认为,干预汇率中了美国的圈套
l 分析: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没有多少退路可走
l 中国人寿可能低估了起诉事件的严重性
ã 2004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优选信息〗
我国是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在这个体制下,银行、保险、证券之间相互投资是不允许的。不过,在目前的监管框架下,银行保险进行资本联合其实并没有障碍。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主任陈文辉认为,虽然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目前还有一些政策障碍,但已经有所突破。银行可以通过海外机构入股保险公司,也可以通过金融控股公司或者银行下设的非银行机构进行投资。这两方面都有了先例。即便银行希望直接投资保险公司,新的《商业银行法》已经开了一个口,经过努力实现政策上的突破也不无可能。对于不同进入机构间的资本联合,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谢平认为,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下,银行保险进行资本联合,必须注意分业的“防火墙”问题。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必须设立分业“防火墙”,同时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内部交易的监督,以防止出现大额风险、关联交易风险。在这里,他提出的是一个监管的技术问题,似乎支持了银行、保险资本联合的通道其实早已经打通的说法。(RZWG)
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三家监管机构,根据已建立的协调工作机制,在第二次监管联席会议上提出,在建立有效防范风险机制的前提下,银行可为符合条件的证券中介机构提供融资服务。要健全相应的监管法规制度,保证保险资金审慎有序地进入资本市场。这一会议释放出的信号,实际上是银行资金可以有条件的进入资本市场。这对未来市场,将有重大影响。(RHJ)
随着《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和修订后的《个人汽车贷款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汽车金融服务市场面临发展的机遇。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纪敏日前撰文认为,我国现在的金融结构和汽车金融服务的专业化存在一定的矛盾。在国有银行垄断竞争的格局下,其他专门金触机构的发展受到一定限制,特别是资金来源方面的限制。因此,如何将银行的资金优势和汽车金融机构的专业化优势结合起来,是今后这一市场的发展趋势。比如银行将资金以适当形式批发给汽车金融公司,然后由汽车金融公司向客户授信:比如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联合发行银行卡,以推广汽车金融服务;比如银行与汽车金融公司签订结算代理协议,利用银行承兑贴现等支付工具开展业务等。因此在政策上应鼓励汽车金融公司与银行之间的协调配合。(RZWG)
安邦集团的研究人员注意到新华社报道透露,国务院副总理黄菊日前在会见汇丰控股主席庞约翰时表示,中国政府欢迎包括汇丰在内的外国金融机构来华投资合作,鼓励和支持外资金融机构在华依法开展业务。黄菊说,加快中国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重要环节。中国希望在此过程中借鉴国际成功经验。他说,中国金融改革的方向和目标是明确的,目前两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中国银行及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已经启动并正在推进,重点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外部监管和考核,真正把国有商业银行改造成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安邦集团的研究人员认为,上述讲话显然极具针对性,表明汇控参股国内金融界的问题可能已获得高层的肯定和支持。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汇控近期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说属前列。该集团先后入股上海银行8%及平安保险10%,旗下的恒生银行入股了福建兴业银行15.9%股权,汇丰也与上海银行合资在上海推出国际信用卡。另外,汇丰在上月公布的业绩报告中曾指出,中国与印度、巴西及墨西哥将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显示,中国在其业务战略中,地位较为重要。综合判断,安邦集团认为,在试点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工作中,汇丰在国际金融界似乎已处于领先地位。(AZWG)
被接管的南方证券,在经过内部两个多月调查后,日前有数名高层主管被移交公安机构。消息透露,被公安部带走调查的几名要员,所涉问题估计与公司过去各种“历史”问题,包括业务经营与资产管理等有关。这是南证被接管以来,首次有人因涉及违法违规问题而被移交司法机关。据透露,多名被冻结职务的要员,均为南证前任董事长沈沛的“心腹”。其中又以孙田志最为重要,他同时兼任南证子公司“华德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之职。(华德是南证自营业务的“操盘手”,同时也接受其他客户的委托理财)。至于另一名副总裁李振伟,主管国际业务部及南证香港分公司,并专门“盯”罗湖营业部。李振伟原为沈沛的司机,其后扶摇直上,最后坐上副总裁的位置。不过,李氏如今面对的众多麻烦之一,是另一名经沈沛提携,做到罗湖营业部主管的前任司机,去年十月卷走客户1000多万元人民币资金,最后不知去向。有消息指,罗湖营业部是南证的重灾区,也是B股交易的主力部门,这些都属于李振伟主管的业务范围。日前被削去国际业务部总经理职务的江岩,其顶头上司正是李振伟。(RZWG)
利率市场化正在逐渐深化,上海据称将成为试点城市。但是,此设想遭到中外资行的极大反对,国内银行担心爆发贷款价格战,而外资银行则更加担心利润损失。“如果实现利率市场化,我们外资银行日子可能会比中资银行更难过,收益损失会比中资银行更大。”一位外资银行的负责人抱怨。由于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有限,通常情况下,都是在拉到贷款客户后,向中资银行拆借资金。他们的收益是从拆借利率同贷款利率差中获得。现在市场上6个月至1年的贷款利率是5.31%,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在3.2%左右,2%多的利差就是外资银行的收益。如果利率放开打起价格战,贷款利率下浮到接近于拆借利率的话,外资银行就几乎没有获利空间了。招商银行一位人士称,“不完善的市场能带来超额利润,完善的市场只能带来平均利润,这就是外资银行反对利率市场化的实质原因。”事实上,在此前的一次会议中,一位外资行的负责人甚至提出“央行管的越多越好”的言论。(RCW)
香港电讯在张永霖的手上,被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收购改名为电讯盈科,从原来的香港电讯业勿庸置疑的老大,变成了现在股价沉浮不定的香港几家电讯公司之一。香港电讯的股价变残以及经营业绩上的变幻,相信是张永霖的痛,也是香港的痛。据悉,二月底已经正式离开电讯盈科的张永霖,原来屈指一算,自他在94年加入电盈前身的香港电讯开始计算,不知不觉已经有十年光景。身历两朝交替,耗掉十年岁月,张永霖正式挥别电盈,带走的不过是区区4500万港元,这与李嘉诚旗下打工皇帝每年过亿元的收入,差距是很大的。据说,当年电讯盈科成立之际,李泽楷曾承诺以高达3000万元留住张永霖,希望让他坐镇公司。到现在张永霖“功成身退”,估计当日“小超人”承诺给予的3000万元,也应包括在这笔酬金之内。但如果这样算来,张永霖的离开,实际只拿了1500万左右,这在香港大型企业的高管中,就更是罕见的少了。香港市场在张永霖离开电盈消息传出后,屡传商界有人欲以高薪邀其加盟,但至今还只闻风声,不见动静,反倒是听说张永霖接受访问时,强调要趁自己还健康,要为社会做一个“救生员”,将个人的处世经验与年轻人分享。(RCG)
备受市场关注的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在香港联交所挂牌,开盘即跌破发行价,收盘价报2.475港元,跌幅达7.99%。而前日(美国当地时间3月17日),中芯国际以美国存托凭证ADR的形式在纽约证交所首日交易,开盘也跌破了17.5美元的发行价,最后以15.5美元收盘,跌幅为11%。中芯国际上市下挫,意味着近期新股发行热告一段落,买新股必赚的赚钱效应已经被打破,将引起投资者重新重视申购新股的风险。目前,对于中芯国际的上市,市场投资者现在是有一肚子的意见:“一只市值如此之大的股份都搞成这样子,似乎比二、三线股还差。”(AZWG)
年底之前,包括10家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国有银行以及北京市商业银行在内的15家银行将实行跨行存款。不过,央行研究局人士认为,实现跨行存款将遇到三大阻力--钞票的真假辨识、利益分割和银监会的政策。首先,用机具跨行存款,万一辩识有误出现了假钞,责任由谁来承担?从现有的设备来看,机具出错的几率将在20%以上,否则只能更换更高级的设备,但成本高昂。其次,利益分割问题牵动着各商业银行“神经”,其中四大行最为敏感。工商银行私人业务部人士表示,“眼前,我们加入(跨行存款联盟的)损失太大,银行一向都强调特色经营,而强大的网络就是我们独有的特色”。再次就是跨行交易的政策瓶颈,为银行提供机具的法国安智公司驻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孟玉说,银监会对跨行交易的态度越明确越好,最好由银监会出面拿出一套解决方案,敦促各银行之间达成存款网络互通的协议,先让四大行之间连通,接下来其他银行就迎刃而解。由此看来,要实施此项业务还是有些困难,而最重要的是银行的积极性,由于储蓄存款对银行来说一般都不挣钱,中小银行搞跨行存款带来的只是储蓄存款的增加,银行能不能“坚持”下去实在是个疑问。(BCW)
近年来,通过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等诈骗银行资金案件呈上升趋势,甚至出现“金融掮客”与银行工作人员勾结,虚开承兑汇票等犯罪。一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银行内控机制不严,贷前审查流于形式,疏于管理,外部监督制度不完善。不过,南开大学金融系副教授张尚学,从市场角度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金融犯罪率之所以不断上升,“金融掮客”能有这么大的市场,是因为银行作为资金中介机构没有在资金需求者和资金剩余者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金融服务缺乏,致使资金供需脱节,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由于金融资源无法做到合理配置,“金融掮客”正是抓住这一市场漏洞,使大量闲散资金脱离国家金融机构的有效监管而“体外循环”。(RWZW)
台湾企业到海外筹资已成趋势,台湾“财政部”统计显示,去年企业到岛外筹资金额超过7000亿元新台币,比前年增加70%以上。台湾金融业者指出,当企业只是基于财务需要,多半通过发行海外可转换公司债ECB筹资。兆丰金控副总经理谢剑平指出,发行ECB在市场上通常会出现溢价,由于资金充沛,还可负利率发行,公司可获得低成本的资金进行投资。但要寻找策略性合作伙伴,此时就须考虑发行DR,因为DR是一种股权,ECB基本上是一种债权,但具有可转换为股权的权力,但发行公司无法确定ECB投资人有多少愿意行使转换权,因此,当企业想找策略性的外资股东,优先考虑是以发行DR为主。谢剑平指出,由于发行DR募资是属于股权,会使股本扩大,对每股盈余有影响,因此,在发行DR时,对于所募集的资金必须更有效运用、提高收益,才能平衡发行DR所带来的稀释效果。(RZWG)
对于国内股市而言,股票的基本属性对其市场走势影响很大,小盘股股性较活,走势常常强于大盘。但是这在去年却不成立,去年跑赢大盘的多是蓝筹大盘。对于香港市场也一样,香港市场的细价股(即交易价偏低的股票)由于其治理问题,最近两年受到市场的抛弃,因为,香港市场上有许多蓄意压低股价的例子,主要是透过股份拆细、供股及其他集资活动而进行,损害了小股东的权益。不过,在投机价值方面,今年的“低价股”似乎更值得投资。《信报》专栏作家曹仁超认为,十年河东,十年河西,1984年到1993年,低价股表现较大价股出色,当年高唱“小即是美”;1994到2003年大价股纷纷跑赢低价股;但到了2003年形势又再改变,低价股踏入今年又纷纷抬头,不少低价股升幅较大价股表现出色,这是不是另外一个低价股上升潮的开始?(BZWG)
尽管美国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国际财经界的地位显赫,影响力无人能及,但有调查指出“格老”近年在公众的威望已明显下降。据位于弗吉尼亚州的金融市场中心(FMC)研究由《华尔街日报》和NBC进行的经济政治调查发现,在本月受访的1018名美国成年人中,15%人对格林斯潘表现的评价为“相当肯定”,30%人的评价为“基本肯定”,7%的受访者评价为“基本否定”。尽管多数受访者给予“中性”或“肯定”的评价,但这项调查中“格老”的支持率首次降至50%以下。该机构认为,格林斯潘的公众支持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美国经济仍然难以摆脱上次衰退的余波,使大众对他的崇拜渐渐淡化。事实上,“格老”近期言论一直不受欢迎,包括其为美联储在90年代末期股市泡沫形成过程中的做法辩护,以及倡导削减社会保障福利和呼吁推进自由贸易等,都招来美国内部一片批评的声音。(RCW)
陈水扁遭受枪击事件以及连宋决定提出大选无效诉讼,为台湾金融市场投下一颗炸弹。市场担心,这种高度政治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引起外资大举撤军,因此周一开盘后新台币汇率将面临沉重的贬值压力。证券、期货和投信业者认为,这一系列事件将加深下周一台股巨幅震荡的可能性。台湾“央行”已表态:大选所引起的社会不安现象,都属于偶发性因素,若因而造成金融市场动荡,“央行一定会进场调节”。台湾可能的招数可以参照台湾过去的汇市稳定措施:“911”恐怖攻击事件发生时,台湾“央行”即充分提供货币流动性,以外币拆款市场资金,供应银行因应突发事件所产生的额外外币需求。而在美伊战争时,“央行”也准备了五大原则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分别为:一、维持汇率动态稳定。二、充分提供台湾银行所需外汇资金,以维持台湾金融市场的顺利操作。三、妥善运用调节措施,维持台湾金融安定与经济成长。四、确保支付系统稳定运作。五、必要时得关闭金融市场、停止或限制全部或部分金融性交易支付。(RZWG)
当一种看法成为大众舆论时,它的影响力便不可低估。日本干预汇市就是如此。日本长期干预汇市是不争的事实,为了压低日元汇价,日本不惜花大把银子支撑美元的价值。最近,这个枯燥的经济事件成了日本“大漫画杂志”双周刊科幻连载漫画“哥尔戈13”(Golgo 13)的素材。该漫画的主题是,华盛顿的官员策划了一个阴险的陷阱,诱使日本花费大量现金来支持膨胀的美国预算赤字和贸易逆差,并避免美国公债的价格崩盘--这不是为拯救脆弱的日本出口商免于日元升值的威胁,而是为支撑美国经济。这本漫画书在日本正在热卖,凸显了日本民众对汇率起伏不定的忧虑。在现实世界,分析师也认为,日本大买美元确实对美国经济大有帮助。东京柏克莱资本公司经济学家山崎卫说:“美国利率因而能维持在低水准,同时有助于推升美国股价。”(BHJ)
〖信息分析〗
上周末,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家监管机构已经提出,银行为符合条件的证券中介机构提供融资服务;要保证保险资金审慎有序地进入资本市场。这实际上是落实银行资金和保险资金入市的措施。不过,随着金融体系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金融风险也将越来越多的集中于国内资本市场,使得资本市场的风险更大。因此,保持资本市场的持续、平稳发展,规避大的金融风险发生,就有了新的意义。因为在银行资金、保险资金的情况下,资本市场的风险会立刻引发系统性风险。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曾说过,“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一场输不起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看,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没有多少退路可走!作为资本市场资金链条上的一个重要一环(回报投资者,维持市场的投资价值),上市公司的发展问题将更加重要。不过,最令人担心的是目前上市公司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上市公司部分资金又重新回到了资本市场,最近规模有所放大--最新统计显示,自今年1月6日以来的两个多月时间内,先后有18家上市公司发布理财事项公告,涉及金额超过20亿元。而相关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去年的理财总金额不过35亿元。其中的潜在风险令人关注。(AZW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