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产品创新,央行认为可以先做后立规则
l 部分地区居民储蓄的增长近乎停滞
l 大摩认为央行调高存款准备金率治标不治本
l 农信社在南方证券身上吃了大亏
l 债券交易在国际投行的地位空前上升
l 物价上涨刺激企业发债力度
l 国内是否加息的争论开始白热化
l 中国可能无法承受过度紧缩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l 券商在承销费上大打价格战
l 首创集团也将要赴海外上市
l 海外认为中国处理南方证券缺乏透明度
l 新闻集团的搬迁计划可能受阻
l 香港股市看好内地钢铁股
l 在货币政策上,新加坡快速转向
l 香港的证券监管正在令外资失望
l IMF的新总裁,美国说了算
l 欧洲基金--赚了收入,赔了汇差
l 分析:引导合规资金进入股市可能会有新手段
ã 2004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优选信息〗
【政策:金融产品创新,央行认为可以先做后立规则】
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市场的一个热门话题,央行对此的鼓励态度十分鲜明。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外资银行工作会议上,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不同的决策部门和专家学者对金融产品创新的监管思路和发展问题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存在历史弯路,因此在发展新的金融产品时,必须要先建立规则,充分借鉴国际经验。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在实践中则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国际范围内的经验和教训并不相同,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如英美模式和欧洲大陆模式以及韩日模式就存在比较大的差别,有进一步分析、判断并加以选择的过程。另外,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规则,往往花费很长时间,甚至始终不得出台,建立的规则其可操作性和健全性有待进一步观察。从方法论上看,一切必先建规则才能实践,也有悖于人类通过实践提高认识的客观规律。在现阶段可以采取的方法,更多可以借鉴产业政策的有关做法,通过设立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方法加以规范和解决。对于那些国际范围内较为成熟产品,对于那些具有较强风险控制能力的金融机构在开展创新业务时,采取负面清单的做法,也就是说“未经法律明确禁止的业务品种,均可以开发”。对于那些不是十分成熟,有可能带来系统性风险的金融产品,采取正面清单的方式加以规范。(LZWG)
在“负利率”的影响下,老百姓爱储蓄的传统习惯真的开始动摇了。继2月份南京市居民储蓄增幅明显放缓之后,上个月仅仅增加了2400万元,而以往月新增额在10多个亿。人行南京分行营管部的数据显示,截止一季度末,南京市居民储蓄余额为1228.08亿元,比年初增加了94.46亿元,其中1月、2月分别增加了78.77亿元、15.45亿元,而3月份已锐减为0.24亿元。一些银行的居民储蓄更是大幅下降,据南京一国有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月份下旬开始,居民储蓄就明显分流,该行居民储蓄1个月就下降了2亿多元。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为了能让家庭资产在负利率下真正保值增值,老百姓不得不拿出部分储蓄转向高收益投资渠道。受到市民青睐的基金开始在南京大卖特卖,今年以来先后在南京上市的各种基金不下一二十只,据有关行家粗略估计,南京市至少卖出了数十亿基金。此外,股市的转热、国债的频繁发售也吸引了不少储蓄。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居民手中的钱还有相当大一部分可能用于购买住房和用来提前归还房贷了。(RZWG)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再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政策,摩根士丹利亚洲董事总经理谢国忠认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难以使固定资产投资的年增长从50%下降至约10%,因此,以行政手段禁止银行非法放贷才是正本清源的办法。他还指出,目前内地信贷增长的情况更增加了经济出现“硬着陆”的机会。美林证券亚太区首席经济师Timothy Bond也持类似看法,认为除非中央持续发债吸收市场资金,并容许同业拆息上升,否则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作用有限。他认为,过去的紧缩措施成效不显著,中央应通过调高利率和将人民币升值来冷却经济。(BHJ)
据国内《经济》杂志透露,南方系的资金大都是对外融资而来。一是向农村信用社间接贷款,即农信社跟南方证券签订协议,前者将购买的国债放在后者营业部托管,或者前者直接委托后者的营业部进行国债投资;营业部在取得这些国债的支配权之后,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相应数量的资金使用权,再将资金拆借给机构炒股,并作为第三方对资金进行担保和监管。据权威人士透露,仅南方证券南京分公司以此方式融到的资金就在40多亿元,但因陷入股市,至今仍未归还。与这种国债回购相似的另一种手法是,南方证券要么出资委托小券商或者投资机构购买国债,要么将自己名下的国债托管到这些机构的账上,再以“别人的国债”的名义通过证券交易所向市场融资。到2004年1月初这一“取款机”全面叫停时,除上交所在2月20日拍卖的50亿元之外,欠深交所的国债回购资金也在40亿元以上。据专家推断,南方证券的委托理财业务至少在280亿元以上,而亏损也不下30亿元。据知情人士透露,委托理财资金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南方证券的融资来源,甚至进入自营业务之中。最明显的莫过于主管自营业务的副总裁孙田志,据称如今江苏省信用社套在孙手上的“委托理财”资金尚有三、四十亿元之多。这个黑洞是否会影响江苏的信用社改革还未可知。(LZWG)
每年的头几个月,华尔街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跳槽事件。最近几次的跳槽事件,让华尔街人士议论纷纷。一周前,为扩大抵押债券业务,美林雇用了尼古拉斯·梅斯塔那斯担任该部门主管。据称,他是被美林约300万美元年薪吸引来的。摩根士丹利上个月“拉拢”到了瑞士一波的中期国债交易员詹姆斯·奥布莱恩;在2月份还从高盛公司挖来了30年期债券交易员尼克·布塔。另外,贝尔斯登从汇丰抢走了克里斯托弗·斯卡林。去年从德意志银行转投Barclays Capital的短期国债交易员保罗·卡尔韦蒂承认,有许多交易员都挪地方了。以前,许多公司一向不注重国债业务,还有一些则预计2000年不会发生预算赤字而忽视了国债交易,但突然间他们都意识到需要一些国债交易专家。与此同时,一些不曾涉足国债交易的公司也加入到这场争夺中来,比如大型抵押贷款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该公司从去年秋天以来已新增了9位国债交易员,其中包括德意志银行的资深交易员苏珊·埃斯蒂斯和乔希·霍尔登。(LZWG)
现在看来,全球商品价格上涨的压力正越来越大。目前,一些商品价格处于20年高点。有业内人士称,商品价格上涨意味着企业需要更多的营运资本来支持库存水平。另一方面,物价上涨意味着未来的融资成本上升;而原材料价格高企,刺激原材料厂商的投资欲望,从而增加融资。此外,目前低企的利率水平也是一个刺激因素。因此,在这种趋势下,不少公司加大了短期、长期债券的发行力度,以跟上原材料成本不断上涨的步伐。据有关媒体统计,2004年全球农业、纸浆和造纸、煤炭和铁矿业的债券发行量位于12年高点,石油天然气勘探行业的债券发行量也很高。不过,有关消息来源没有为安邦提供具体的数字。(LZWG)
从去年8月以来,央行已经在存款准备金率上做了三次文章,第一次是去年8月23日宣布将准备金率从6%调高到7%(减少了约1500亿元流动性),第二次是今年3月24日实行差别准备金率,第三次是4月11日将准备金率再度上调至7.5%(估计减少了1100亿元流动性)。现在市场普遍预期,央行要是再紧缩,就只有加息了。据了解,此前国内已有权威部门建议,如果目前遏制经济过热的措施仍然效果不好,下一步应该提高利率,以遏制经济过热。不过,也有国家智囊部门反对进一步收紧银根,一些专家警告说,目前内地经济主要由投资和出口带动,消费不足以支持全国经济增长。因此,如果进一步收紧银根,将可能导致中国在今年底经济大幅下滑,并再次陷入通缩。(BHJ)
中国央行最近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引起了市场的强烈反应,消息公布前后,国内股市曾一度大幅下挫。星展银行(DBS)表示,中国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表明中国不愿全面收紧货币政策;中国无法承受过度收紧政策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就业机会的增长不足以吸收所有形式的剩余劳动力。DBS认为,一段时间内,中国在汇率政策方面不会有什么变化。中国政府也可能会利用行政手段来使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因此国内债券收益率将上扬,在中国运营的外资银行的资金将减少。该行还表示,收紧货币政策这一可能性的存在将限制H股指数和恒生指数表现。(LZWG)
“通道制”的可能取消、保荐制的执行和发审委的改革,已使券商的投行业务竞争日趋激烈,而压低承销费率已成为各券商之间的主要竞争手段,承销费率大多降至历史最低点。一位投行人员日前大叹苦经:现在的业务不好做,承销费率已打到了底板价1.5%,这还不够,还要加上给公司返还的0.4%,这意味着,在最低承销费的基础上再打个七三折,但即使如此,业务能不能签下来,尚无定论。据了解,这位投行人员所接触的是一家拟发行新股的公司。与他一起竞争该项目的还有另外9家券商,而且个个实力不凡。看到券商如此踊跃,公司摆出了“坐山观虎斗”的架式。经过第一轮的竞争,三家将承销费率自觉降至底板价的券商过关,接下去还有第二轮竞争。而这位投行人员所在部门的领导已经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要拿下该项目,因此他便在原来所提条件的基础上,再加上了0.4%的返还。虽然该项目的承销费率已经降至历史最低点,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是不能让人放心。而另一家券商的投行人员则表示,不仅承销费率已降低到1.5%,同时还对公司承诺,今后几年内,对一些非融资业务将免费服务分文不取。(RCW)
北京市旗下首创集团拥有数家上市子公司,包括香港上市的房地产开发商--首创置业股份有限公司。首创的投资范围包括金融证券、工业投资、酒店、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领域。2002年的总资产达到了300多亿元。据《中国日报》报导称,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计划未来2-3年在海外上市,并且挑选了7家海外战略投资者以壮大资金规模。该报援引首创集团总经理刘晓光的话称,这些战略投资者来自于欧洲、日本、香港、台湾和美国,主要涉足财务、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等领域。刘晓光表示,首创集团计划发行400亿股股票(原文如此,疑有误),可能在香港、纽约或伦敦挂牌交易。(LZWG)
南方证券被接管之后,各种传闻铺天盖地,最近2个月以来风声渐息。不过,《华尔街日报》最近在评论此事时说,南方证券在中国市场的地位可与摩根士丹利和雷曼兄弟公司在美国市场的地位媲美,但在美国,出现问题的金融公司会被监管当局关闭,其资产将被冻结并移交法院处理。与此不同的是,中国政府倾向于悄悄地处理金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将顾客账户转移给另外一家公司管理;这样一来,针对违规行为的调查通常在不为外界知晓的情况下进行。(RWZW)
默多克旗下著名的新闻集团上星期宣布,计划在今年年底前搬到美国,并且会以美国作为第一上市市场,以扩大接触美国资本市场的渠道。不过,据澳大利亚媒体报道,新闻集团将总部搬到纽约的计划可能受阻。据称,部分基金经理已表明,如果新闻集团将总部撤离澳大利亚,会对澳大利亚股市带来负面影响,就会阻挠新闻集团的迁址计划;另外,标普方面还指出,让新闻集团加入标普500指数,而与此同时又保留其标普澳大利亚200指数成分股的地位,是十分不寻常的做法。(LZWG)
内地钢铁企业在香港股市最近十分抢眼。本周将有两只内地钢铁股马钢和鞍钢公布成绩单,市场一般相信马钢盈利会有6至7倍增长,赢利超过20亿元人民币,市盈率跌至仅逾10倍。鞍钢的盈利可能有近1倍增长,盈利超过11亿元人民币,市盈率跌至约13倍。香港市场人士表示,从这一“钢铁阵容”的盈利预期,就能够明白钢铁厂为何要不断加大投资。马钢去年底的产能已增至600万吨,排名内地第5大钢铁厂,有分析人士估计马钢的钢铁销售量每年有13%的复合增长,从2002至2006年有64%的增长,由510万吨增至840万吨。根据券商的经验,钢铁股一般有15倍的市盈率,因此马钢变得很有吸引力,预期其目标价还会上涨。(RHJ)
目前,除了中国和印度,新加坡可能是今年经济表现最好的国家。新加坡今年首季取得了强劲的经济增长。不过由于经济向好,新加坡的货币也有了升值空间。据悉,新加坡的中央银行本周一改变其一贯的货币中立政策,宣布将准许新加坡元循序渐进地升值,以支持当地经济增长势头。货币管理局在称,鉴于新加坡经济增长前景看好,通胀压力的风险可望降低,新加坡货币管理局把新元的维持零升值政策路线,转为支持适度及渐进的升值。这一政策立场将支持经济增长,同时也确保通胀中期可维持偏低及稳定水平。这个政策转变出乎很多分析员意料,直到上周,他们还预期新加坡政府会在今年稍后时间才会作出变动,而没想到新加坡的转向如此之快。(RCW)
香港政府于3月26日宣布,港交所将保留其作为香港证交所监管者的角色,继续负责审批和管理公司上市事宜,而没有把这项职能交给独立的监管机构。不过,《华尔街日报》有文章认为,虽然香港官员口口声声称希望提高对股市的监管力度,但港府却眼睁睁地看着这样一个机会从身边溜走。香港与纽约、伦敦等金融中心的差距有可能正在拉大,原因是纽约和伦敦等地的证交所正在提高公司治理水平,加强对股东权益的保护,而香港却止步不前。与纽约证交所不同,香港交易所无权对违规企业处以罚款。大多数情况下,香港交易所只能对违规企业进行问责、公开批评,最多也只是将违规公司摘牌。目前看来,香港股市监管标准落后于其他主要金融市场,导致投资者权益和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声望受损的风险正在加剧。(RCW)
【形势要点:IMF的新总裁,美国说了算】
虽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两个机构的领导权问题上,美国和欧洲有一项不成文的“君子协定”,即美国人担任世行行长,欧洲人担任IMF总裁,然而,实际上无论是谁,即使得到欧洲国家的共同推选,如果美国不“中意”,他也很难坐到IMF总裁的位置上。上月,IMF原总裁霍斯特·克勒因被提名德国总统候选人而去职,目前欧盟仍未能推出共同的候选人,不过呼声最高的有两位:西班牙政府经济和财政大臣罗德里戈·拉托和现任欧洲复兴开发银行行长、法国人让·勒米埃。前者得到了西班牙、比利时、荷兰以及十多个拉美国家的支持;而后者得到法国、德国和日本的支持,英国至今还未表态。目前,美国在新总裁人选问题上只表示:“我们关注的重点是最有资格的人得到这个职位。”据报道,欧盟可能会与美国方面就此进行接触,以避免重复2000年出现的尴尬局面,2000年,虽然欧盟15国一致推举德国财政部国务秘书科赫-韦泽出任IMF总裁,但终由美国的坚决反对而改推霍斯特·克勒。(RWZW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