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的原则是“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
l 中石油总裁马富才引咎辞职
l 国企老总年薪制短期内可能无法出台
l 中国的出口促进政策应当从直接转为间接
l 龙永图悔恨当年对汽车业的高度保护
l 中国计划生育的后遗症开始逐渐暴露
l 政府搭台,企业不唱戏怎么办?
l 中央的宏观调控可能会遇到地方“阻力”
l 电力投资过剩已经在局部出现
l 数据显示国内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
l 台湾家电业大提价可能会波及内地
l 欧盟东扩的市场影响是全球性的
l 产油国“稳定供油承诺”其实不可信
l 韩国IT高端技术成为国际商业间谍的首要目标
l 美国消费支出增长可能在今秋开始放缓
l 分析: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持续下降有更深层原因
l 哈萨克斯坦的长期稳定性值得重点关注
ã 2004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宏观调控的原则是“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
对于去年以来的宏观调控手段,学界一直有不同看法。由于这一轮投资高增长既有市场力量的推动,也有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因此单一的政策手段很难见效。中央一直强调主要用经济的、法律的手段,辅之以行政手段。但是运用行政手段,也有可能打压市场力量。对于这个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日前指出,整个社会要正确理解把握好市场手段与行业政策、行政手段的关系。在转轨时期,坚持“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原则,这是25年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一项重要的经验。政策手段应尽可能体现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但当市场化条件不成熟时,应毫不动摇地运用行业政策和行政手段。当然与此同时,仍然不放松加快改革,减少行政力量,增加市场力量。而不能简单地从经济学书本原理,来评判政府运用行业政策和行政手段的优劣。譬如,贯彻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发文禁止新设开发区,对高耗能、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对水泥、电解铝、钢铁等项目,实行市场准入或行政审批制度。从改革方向看,执行非市场化的政策手段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或付出些代价,但这是近期无奈的选择。(RGP)
据香港《南华早报》援引未具名消息人士的话透露,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的领导人马富才因去年发生的一起井喷事故而引咎辞职。该事故造成243人死亡,另有数千人受到毒害。报道称,中国政府已接受马富才辞去纽约和香港上市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etroChina)董事长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总裁职务。报道称,现年57岁的马富才的职务将由中国石油现任总裁兼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副总裁陈耕接任。有关这一人事变动的正式声明尚未公布。据安邦分析师掌握的情况,《南华早报》的报道属实,有关消息将在明天(14日)公布。去年12月份发生在重庆附近的井喷事故,被认为是自1949年以来国内最为严重的一起工业事故,事故中释放出的有毒气体导致附近约6万名村民被迫疏散。由于此事的影响太大,需要有人在政治上负责。据称,在今年“两会”期间,有不少代表对这一事故的处理提出质疑,使得有关部门承受了压力。马富才即使对中石油有过重大贡献,但也难以避免去职的结果。(BGP)
国资委此前曾表示,今年中央国有企业将有望全面实行经营者年薪制,旨在使国企经营者的报酬具有市场竞争力。但据国内媒体报道,目前各方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年薪制分配方案的意见并不统一,国企老总年薪制方案的制定出台将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比较成型的国有企业管理者年薪制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模式是“基本年薪+奖励年薪”,目前主要在湖南等地国企试行;第二种模式是“基本年薪+效绩年薪+奖励年薪”,主要在广东等省实行。对于这两种年薪制方案,国有企业老总们意见并不相同。某国有大型企业总经理称,这两种方案都存在一些问题,实行起来恐怕都很难。第一种模式的优点是便于实施,而且不会造成企业职工和管理层之间薪金差距过大的问题,但是这种方案最终还是走“工资按级别,奖金看效益”的老路,没有实质创新。按照第二种模式,同时在奖励年薪中引入期权收益方式,这符合国际上很多跨国公司中职业经理人的年薪模式。但是这在国有企业中推广难度太大,有的国企处于行业垄断地位,有的则历史包袱沉重,如果实行统一的期权收益方案,按资本增幅比例计提核算奖励薪金,对国有企业不能保持公平。(RGP)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2003年世界贸易排名,中国进出口总额已上升为全球第四位,成为真正的贸易大国,但中国离贸易强国还有很大距离。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沈丹阳日前指出,政府实际上可以通过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来引导产业升级和出口产品档次提高。过去我国政府促进出口贸易主要是运用出口补贴、外汇留成和出口退税等方法,基本上各类产业各种商品所有出口企业都享受这些政策支持,企业直接感受到的就是成本可以因此有所降低,体现出来的结果就是你补多少,企业就增加多少降价空间。有不少经济学家认为这是造成我国出口价格偏低的一个原因,而价格偏低,意味着政府贸易促进的相当一部分“好处”贴到外国人身上去了,外国人反过来还要对我们“反倾销”、“反补贴”。沈丹阳认为,新的出口促进政策应该一是细分产业、细分行业,将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更多的结合起来;二是更多采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施行的间接促进办法。实施出口促进的出发点转向以促进企业在国际市场提高买价为主,而不仅仅是提高出口规模占领市场。这方面可以做的空间很大。(RGP)
中国入世前,人们预测入世可能使中国的汽车业遭受重创,因此当时的WTO谈判中国首席代表龙永图围绕汽车关税等问题与谈判对手苦苦周旋。几年以后,龙永图回忆当时谈判的内情,表示“悔恨当年”,指出产业保护不利于中国汽车业发展。龙永图在“2004汽车产业发展论坛”上回忆说,当时中国入世,汽车方面的谈判极为艰难。1997年开始汽车关税谈判时,中国汽车关税高达180%到220%。当时世界银行有一个数字,由于中国汽车和零部件的大量走私,中国汽车的关税虽然是180%,但实际关税只有26%。所以当时美国谈判代表分析,中国要求税率是25%,而现在实际上是26%,已经很接近了。龙永图回忆,当时在谈判当中我方作出了重大调整,同意把汽车关税从180%降到25%。但必须给中国的产业一个过渡期。最后我们争取到2005年1月1日取消汽车高关税,中国汽车进口配额也同时取消。现在看来,龙永图认为,当年对中国汽车产业的高度保护,实际上不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保护落后。当时的高度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了德国大众,使桑塔纳长期以来独占中国市场。(LGP)
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了30年,少生了3亿多人口,对中国的发展有巨大意义。不过,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后遗症”也正在暴露出来。首先,人口老龄化严重。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65岁以上老人已占总人口的6.95%,接近国际公认的7%老龄化社会标准。当时实行计划生育的父母即将进入老龄,这批当年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而减少生儿育女的人,如今却因子女少而缺乏养老支持,形成社会问题。其次,计划生育政策加剧了生育中的重男轻女,造成出生性别比例差距过大。婴儿的出生性别比(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的出生男婴数)快速攀升,2000年增加至116.9,超出国际公认正常范围约10个百分点。估计2010年中国男性将比女性多出4300万人,带来极严重的社会问题。第三,流动人口问题不容忽视。根据统计,中国流动人口从1992年的7000万人增加到2000年的1.4亿人,10年内增长一倍。流动人口对大陆的户籍管理、计划生育管理以及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人口统计方式落后、统计数据不准确等形成挑战。此外,中国人口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不佳,文盲比例的地区差异过大。中国实行带有强制性的一胎化政策,却引起不少后遗症,以及其他人口问题。这意味着,中国在人口及生育政策上,需要进行战略调整。(RHJ)
“武汉新区”由长江、汉江、京珠高速公路合围而成,规划用地面积368平方公里,规划人口100万,主要定位为制造业基地。“武汉新区”招商启动2个月来十分火爆,有70多批海内外投资商前来洽谈项目。但令武汉市政府尴尬的是,这些投资者几乎全是来谈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投资制造业者寥寥无几。据武汉机床厂厂长张绍华介绍,去年该厂被列为国企改制试点单位,消息公布后,他接待了4批表示“愿意参与国企改革”的投资者,但这些投资者全是房地产商,没有一家从事实业。显然,照此发展下去,振兴武汉制造业很可能会变成一句空话。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各地已经是屡见不鲜了,地方政府往往认为只要“政府搭台”,企业就会来“唱戏”。实情却并非如此。政府和企业处在两个不同层面:地方政府追求的是政绩,是经济增长等目标,而企业是很现实的,要的是产业的投资环境,是优惠政策。否则,再好的台我也不会去。所以,地方政府不仅要搭好台,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搭企业迫切需要的台,这样才能吸引到自己所需要的企业,达到政企双赢的目的。(ALB)
中央对今年经济是否过热极为关注,从目前一些官方研究人员透露的信息来看,第一季度增长超过9%是毫无问题,更有乐观看法认为,今年全年会超过9%。但这种乐观无疑加大了中央的忧虑。安邦集团的分析师认为,今年的宏观调控是否有效,还要看地方的工作是否做得通。从最近部分地方公布的数据看,地方GDP增长的幅度可观。如北京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第一季度北京市GDP达到886.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13.8%,创10年新高。其中,在奥运效应下的首季固定资产投资,大增近37%。上海也不惶多让。一季度上海GDP同比增长13.5%;最引人注目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强劲,共完成500.51亿元,同比增长37.3%。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谁都不希望本地经济增长放缓或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鼓励投资、做大经济总量的想法还是十分普遍。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最终会体现在地方经济中,如果地方对此想不通,将会使得宏观调控的效果打折扣。(AHJ)
在去年出现全国性的“电荒”之后,安邦分析师注意到,一些地方的电力投资有快速增加迹象,当时分析师曾提出预警,当心投资一拥而上导致局面过热。最近的情况显示,电力投资过剩的迹象已经在部分地区出现。据官方信息,湖南省从去年冬天开始出现了投资电力建设的高潮,电力企业纷纷扩充自己的地盘,跑马圈地。据了解,去年的电荒只是导致目前电力企业跑马圈地、搞电源点建设的外因,电力企业在厂网分离后有了更大的自主经营权,则是投资量加大的内因。以湖南省为例,厂网分离后,湖南省的发电企业分属国电之外的四个全国性发电集团公司和多个其他公司与单位管理,几大发电公司及华润集团公司都在角力。在湖南,2003年有株洲、耒阳两台30万机组发电,即将上马的有石门、金竹山、益阳、长沙、岳阳、郴州和鲤鱼江等机组,都是30万、60万机组,到“十一五”期间,湖南电力装机容量将增加600多万千瓦,但湖南区域经济的发展赶不上电源点建设的快速增长,有可能导致发电过剩、机组闲置,甚至陷入恶性竞争而带来的新的经营危机。(RHJ)
房地产市场是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之一,从去年下半年起已经陆续出台了一些政策抑制房地产投资,不过从数据来看,国内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价格持续上升,房地产市场热度不减。国家统计局近日对全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的调查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7%,与去年第四季度有2.6%的涨幅;土地交易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7.5%;房屋租赁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0.6%。其中,有9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超过10%,天津市内六区房价的平均涨幅更是高达20%。国内房地产业界认为,房价上涨原因主要是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购买力进入楼市,导致市场供求关系失衡;建材市场主要原材料价格普遍走高,加上城市化速度提高;政府经营城市直接拉动城市地价猛升。此外人们的投资渠道匮乏,除了炒房地产缺乏别的去处也是房地产价格持续走高的一个重要因素。(RWZW)
家电业的价格是反映物价走势的一个风向标,从去年开始的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已经把家电业逼到了涨价的边缘。日前有迹象表明台湾家电业开始提价,内地与台湾互相采购家电品种很多,可能会波及内地家电价格。全球压缩机缺货及国际钢材价格大涨,明显提高了空调、洗衣机及电冰箱等白色家电的制造成本,台湾家电大厂将跟进调涨产品售价。其中,歌林决定于5月份宣布涨价3%至5%,台湾三洋刚调涨旗下白色家电商品3%,不排除5月份再掀二次涨价风,声宝也计划5月份调升价格。家电制造大厂已经放出压缩机缺货,家电售价将涨价的风声。不过,台湾3C家电销售业却指出,原物料价格上涨幅度大,家电商品确实早晚得涨,只是何时涨、涨多少,完全要靠市场销售量做决定,至于家电零售业可以接受的涨幅,只在3%到5%,最高不能超过10%。(RHHY)
欧盟从5月1日起将增加10个会员国。这是欧盟的第五次扩大,区内经济体的经济规模将扩增,并凸显欧洲区域经济整合的广度与深度。此后,一个大欧洲将成形,与亚洲、美洲市场三足鼎立之势明显,将为全球贸易及投资带来新的影响。根据安邦集团研究总部掌握的数据,欧盟25国的人口将增加7400万人至4.55亿;GDP占全球的比重将达到28.0%;人均GDP值将下降3000美元至21000美元;占全球出口份额将下降2.4个百分点至37.5%。欧盟东扩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不可小视。整体而言,将会带动改革风潮,让欧洲更有竞争力,也更能吸引投资人。就贸易而言,好的方面是整体平均关税将由原来的9%降为
文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