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贷款一团糟!
l 中证登的结算风险基金已经花光了
l 国内企业入股四大国有银行的难度很大
l 周小川看美国加息,与美国是两个思路
l 基层银行拒绝停止新业务来控制不良贷款
l 摩根士丹利已经开始疏远中金公司
l 从贷款成本看,部分国有银行几乎在放“高利贷”
l 一家股份公司的上市内幕
l 中国银行在广东改革的细节情况
l 即使加息,对某些行业投资也起不到抑制作用
l 传闻东亚正商讨入股广州市商业银行
l 美国加息预期已经改变了市场行为
l 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短期内成本将加大
l 巴菲特的接班问题浮现
l 分析:为什么民营企业要特别强调治理结构问题
l 风险研究:香港前往北京、安徽的旅游团明显减少
ã 2004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优选信息〗
农信社的贷款随着国内整体贷款大幅增长而增长,其中的问题不容乐观。据《金融时报》报道,随着近期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五大行业贷款专项检查工作的深入,部分农村信用社对水泥、房地产等行业贷款不同程度的“四不”现象逐步浮出水面,此类现象对于有效规避信贷资金风险无疑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亟须引起足够重视。一是贷款用途不明确。检查发现,一些投向水泥、房地产等行业的贷款,借款人与农村信用社签订借款合同和借据时,为规避信贷投向约束,往往以“资金周转”等名义掩盖了贷款的实际用途,客观上不利于金融机构资金投向分析和测算。二是贷款归属不清晰。有的农村信用社在贷款科目的归属上不规范现象严重,不同性质的贷款相互混淆,特别是一些地处乡镇的基层社,为达到支农标准,将本不属于农业贷款的房地产、水泥等工商贷款一并归入农业贷款,人为调高了农业贷款的占比。三是贷款统计不及时。根据有关规定,基层信用社每旬应将贷款发放数、收回数、收息额等相关数据报送联社,但由于各种原因,信贷数据漏报、迟报、错报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联社汇总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打折扣,信贷管理人员无法通过信贷管理系统对贷款业务进行实时有效监控。四是贷款抵押不充足。农村信用社对水泥、房地产等部分行业的贷款基本上都是抵押贷款,但一些信用社在实际操作中,对抵押物的有效性把关不严,一物多押、物不足押、物不能押现象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潜在的信贷风险。(BZWG)
券商违规国债回购是一个大黑洞,券商倒闭使得银行的巨额资金不断掉进国债回购黑洞,比银行更冤的该是证券登记结算公司了。如新华证券被撤销,亏空高达18亿元,央行一次性拨付14.5亿元填补该公司窟窿,吉林省政府拿出4亿元现金替该公司委托理财亏空买单。中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的高管层说:“现在券商的胆子太大了,在利益的驱使下,随便弄,反正又不亏他们的钱,公司关门了,中证登只能拍卖他们的回购债券余额,偿还客户不够的,中证登只用证券登记结算风险基金来填补,新华证券的20多亿填补后,南方证券的已经是银行的贷款了。”(BZWG)
国有银行选择战略投资者中央已经有指使,就是要“公平、公开、公正”的在“国内外”进行选择。据了解,作为战略投资者,包括汇丰、大摩、花旗、德意志银行和瑞士银行在内的众多外资机构均对参股中国银行有兴趣。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证实,与中行接触的不仅局限于这几家,而是范围大得多,国内的许多企业也非常有兴趣入股中国银行。目前仍处于与潜在战略投资者进行接触和磋商过程中,尚未确定具体的名单。现在看来国内企业入股试点国有银行的难度很大。在选择战略投资者上,王兆文表示,其选择的标准是:能给中行带来先进经验,帮助它提高管理水平;能和中行同舟共济,共同完成这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从这个标准看,国内企业入股的机会很小。知情人士称,目前中国银行的引资工作陷入到“拉锯战”当中,谈判相当艰巨。关于具体入股的方式、比例等等问题均是谈判的重点和难点。(BZWG)
美国联邦储备局局长格林斯潘早前发表“事先张扬”的加息言论后,美联储加息的概率大大提高。对于美国可能加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小川在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会议上指出,在全球经济复苏形势好转的时刻,应特别关注当中的风险因素,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使得良好的形势逆转。他强调,美国长期主导世界经济前景,虽然当地经济显示强劲复苏势头,其内部调整仍未结束,个别环节更出现失衡,反映美国经济是否已进入稳定增长期仍存变数;同时,长期低息环境可能使得资产价格脱离基本因素而形成泡沫,若加息时机和力度不当,将导致金融市场动荡,影响整体复苏步伐。对于一些房地产价格已经偏高的国家,如何能既挤出泡沫又能避免市场过度波动,是这些国家货币当局的严峻挑战。安邦分析师认为,周小川的上述表态,是典型的中国式思维,因为中国在过去的货币政策制定中,很多时候是要顾及国际影响的。而美国与此的思路完全不同,完全根据美国国内的需要,甚至要以此来影响国际市场。有分析人士认为,周小川试图对美国议息进行“干预”,原因之一是,目前人行及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外汇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为美国国债,美息上升将令人行蒙受一定损失。(RZWG)
为控制银行的新不良资产,很多银行采取停止新业务的方法来进行控制。现在看来,这是一种吃力不讨好的方法。广东农行是一个例子,在去年底为了控制不良贷款不降反升的局面,该行曾暂停包括个人住房贷款在内的所有贷款项目,但实际上新年一开始,所有原来的贷款业务又恢复了。其原因主要是基层行反对意见很大,这种方法对已存在的不良贷款显然无法化解和降低,却给了其他银行不少侵占市场的机会。广州最大的楼宇按揭中心--广州竞兴楼宇按揭中心的业务主任蔡先生证实,在他们代理四大行的个人住房按揭业务中,从4月份开始,在建行办理的时间长,手续也繁琐起来,“现在我们又新增加了浦东发展银行等几家中小股份制银行的代理业务,时间和费用行都比四大行便宜。”蔡先生转述广东建行的人士说,“主要是因为上面把关紧了,一些代理的网点已经停止不能办了,他们也采取了迂回的途径,就是将一些分支机构不能办理的个人住房按揭业务转到能够办理的网点。”所以,至少在内部人看来,广东建行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的刹车举动似乎有点费力不讨好。(LZWG)
中金公司(CICC)目前在国内股票承销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虽然这种业务联系给摩根士丹利带来了丰厚的利润,但摩根士丹利已经与CICC的日常业务有所疏远。摩根士丹利的管理人士称,这是其计划的一部分。但一旦和CICC毫无瓜葛,该公司为了继续在中国市场上立足就必须寻找新的业务平台。由于不能增持CICC的股本,摩根士丹利最终将在战略上面临严重的挑战。如果该公司获得了更多的中国业务,它就有可能选择出售CICC的持股。不过,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 & Co.)中国投资银行业务主管Charles Li称,“摩根士丹利没什么可怕的。要不是CICC这层关系,打败摩根士丹利易如反掌。摩根士丹利唯一的秘密武器就是和CICC的这层关系,摩根士丹利明显优于竞争对手的唯一秘密武器就在于此。”(LZWG)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要获得银行、尤其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贷款很难。而这些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处于绝对垄断地位--绝大多数信贷资源掌握在他们手里。于是,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户,不得不为获得信贷资金,而向银行经办人员和领导贡献各种形式的好处,这已经是一个人所共知的秘密。“中国金融腐败研究”的调查显示,就全国而言,企业每获得100万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其非正常的申请费用就接近4万元。农户和个体工商户被寻租的境遇最为糟糕,其平均每1万元贷款的申请费用接近600元。这意味着,企业一次性直接支付的费用大约占本金的4%,而农户与个体工商户支付的费用约占6%--当前银行和信用社对企业、农户的贷款多以一年以内的短期贷款为主,这就表明,几乎每年企业和农户都必须多支出4%~6%的利息。这还仅仅是为了获得贷款而花的费用。平时,为了与金融机构维持良好关系,也需要细水长流,不断地花钱。据估计,这些钱占到整个贷款总额的比例,企业约为5%,农户少一点,约为3%。两项加起来,企业和农户为了获得贷款,必须拿出的好处费,相当于支付9%的年利率。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上正常的贷款利率,则企业和农户拿到贷款的实际利率高达15%-16%,跟民间私下拆借的贷款利率大体相当。也就是说,从贷款成本看,对于企业和农民来说,国有金融机构跟民间借贷差别不大!(LZWG)
张雷(化名)是一家企业的上市部职员,专门负责企业上市过程中与券商和监管机构之间的“沟通”。从2003年开始,他的公司已在上市这条路上奔波一年多了。自2001年4月通道制推出以来,通道一时间就成了稀缺资源。据《上海证券报》报道,曾有一些券商的投行部门暗中向企业开出了“买一条通道1000万元”的价格。为了确保上市成功,张雷所在的公司做了多方调查,先后更换了两家证券公司,“主要就是因为通道紧缺的缘故。”找到通道,确定券商后,就进入企业上市的第二关:向监管部门提交申报材料,进行预审。预审通常由监管部门的两个处分派一名预审员负责。一个负责审查法律方面的事宜,如公司治理结构,合同要约等;一个负责审查业务方面的事宜如财务报表,张雷所在公司的预审期为3个多月,中间经历了4次修改。“平时和预审员在办公室见面,大家都是公事公办的样子,交流非常很简单。”张雷说。但私下里,为了加快预审过程,仍然需要一些公关手腕。经过多次预审,上报材料进入过会阶段。从发审委中选取几位成员,以投票方式最终裁定企业是否上市。超过一半以上的拟上市公司在这一关上功亏一篑,被挡在了门外,因此,发审委就成了决定企业命运的最关键环节,通常也是公关重点。“我们公司是由老总亲力亲为。”“我们通过多方打听,在过会前一天才打听到大概的名单范围,共有十多个人。”张雷说。虽然参加最终过会的发审委员只有9名,公司高层还是连夜对可能入围的十几个人进行了“全面撒网”。这是上市过程中公关力度最大的一次。(LZWG)
当中国银行的股改眉目渐清之时,一场分配制度的改革已悄然先行了。据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透露,今年广东地区19个地市分行将全面实施分配制度的改革。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有关人士透露,今年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的分配制度改革,简单地说,就是实施“绩效考核”。所谓的绩效工资就是把一部分工资拿出来,与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任务完成情况挂钩,超额完成就有额外的收入,完不成则相应扣除。二线部门实施的绩效考核方法,是与其他部门的效益挂钩,如办公室与业务部门挂钩,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由于员工的工资结构发生了变化,银行的财务制度也相应的做出改革。据介绍,省分行在财务方面设立了“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创收部门如业务部门的财务管理划到利润中心去;后勤、行政部门则划到成本中心去。成本中心的任务是负责控制成本,而利润中心则兼管“创利”和“控制成本”。(LZWG)
目前,在考虑是否加息方面,央行显然有所顾虑,一是担心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二是担心政策对过热行业起不到作用,反而会殃及池鱼,拖累那些投资正常的行业。事实上,对那些投资过热的行业如电解铝,毛利率达到40%,加息对遏制投资起不了作用。(BHJ)
东亚银行是香港最大的独立华资银行,香港市场占有率为5%,总资产为1820亿港元。东亚银行主席兼行政总裁李国宝曾经表示有意入股国内全国性银行,现在却传出东亚正商讨入股广州市商业银行。据报道,一位接近广商行高层人士确认,“广商行与东亚银行的入股事宜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而对于牵涉到众多利益关系的入股比例与价格问题等的关键问题,“这些目前不便透露,双方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年一季度,广商行实现各项业务收入2亿多元,同比增幅近40%,实现盈利985.54万元。有关报道指出,广州市政府计划为广州市商业银行寻找策略投资者。而东亚就派出一队顾问,为广州市商业银行的重组提供意见。(LZWG)
上周,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一番讲话,加大了美国提前加息的预期。敏感的投资者已经开始调整投资组合,应对未来的加息环境。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麦铭英日前表示,他个人相信联储局将在今年稍后时间加息,很可能在美国总统选举前实行,以免影响大选结果。他认为,加息幅度不会很大,但足以向市场传达美国正式摆脱通缩的困扰。基于类似预期,亚洲区的富裕投资者正在减持长期债券,或者把定息债券转为浮息债券。摩根士丹利早前曾经预期,债市正处于熊市,预期债券价格将持续下跌,令债券孳息上升。(BHJ)
近期,海外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由于一系列负面消息,出现了人气变冷的现象。一个直接后果是,未来中国公司的IPO将放慢速度。一些投资银行表示,他们将花费更多的时间来确保中国公司达到纽约和香港等海外市场有关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的规定。他们还表示,散户投资者也将更关注他们所投资的中国公司的基本面情况,而不会像原来那样不管基本面如何一律买进。分析人士预计,市场将对中国概念股重新进行一番评估,投资者选股也将更为挑剔,从而最终导致质量较好的公司股票表现好于整体市场。值得注意的是,未来中国公司海外上市的成本将加大。比如,投资银行必须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能恢复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心,在海外巡回推介过程中要不遗余力地推销中国公司。此外,投资银行还要确保中国公司没有更多打击投资者信心的丑闻出现。(RHJ)
虽然巴菲特到今年8月即届74岁高龄,但身体仍非常硬朗,也没有计划要交出他一手建立的公司和热爱的工作。他主持的波克夏公司和美国其他公司不同,没有强制规定退休年龄。巴菲特援用波克夏旗下内布拉斯加家具城前主管布拉姆金女士为例,她到103岁才交棒。不过,上周麦当劳执行长坎塔鲁波世逝的消息,却让巴菲特的接班人问题再次浮上台面。巴菲特非常有可能继续掌管波克夏10年,但在他今年致股东的信中,提到公司董事会“将挑选我的继任者,不论我辞世或残疾,或开始失去理智。”他还补充,董事会11个成员继续在评估“四位取代我的内部人选之优劣。”波克夏执行长的位置大概不出五位波克夏旗下最优秀的主管:通用再保险公司执行长布兰登、再保事业务负责人贾因、汽车保险部门Geico执行长奈斯里、NetJets执行长山图里和中美能源控股公司执行长索科尔;其中以索科尔的呼声最高。他今年47岁,丰富的管理经验,加上业务高手的冲劲,让他在五位人选中显得出类拔萃。未来巴菲特若遭任何不测,他投资方面的工作最有可能由辛普森接手。巴菲特曾在他2002年致股东信函中表示,打败大盘指数对辛普森而言实在不是什么新鲜事。只是他今年已67岁,或许不想在投资圈待太久。(BZWG)
〖信息分析〗
对于公司的治理结构,很多人只是看作是一个门面。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治理结构是很重要,安邦特约经济学家对此的第一点认识是:公司治理结构不是一个装饰品,它必须在企业运行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第二点认识是:公司治理结构需要不断地演进,不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