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 中国经济40年后将冠全球
美国著名资产管理公司高盛近日发表调查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实力将在明年超过法国、2005年实现“超英、赶美”,2043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高盛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每年增长率达8%,一些重要指标已超过英国。去年,中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上第5大出口国。
联合国的统计数字显示,去年进入中国的直接投资总额达530亿美元,是英国的两倍。
报告并预测,印度也将会在20年内赶上英国,30年内赶上日本,成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
但报告指欧洲经济面临困境,法国继德国、意大利和荷兰之后,于上星期进入经济衰退期。
日否认出重金争俄输油管道
东京路透电,外交部官员日前否认东京向俄罗斯提供财经配套,修建一条通往太平洋港口纳霍德卡的输油管道的消息。东京答应提供总值70亿美元(约122亿新元)的配套,劝说俄罗斯修建一条穿越西伯利亚到太平洋,而不是走另一路线到中国东北的输油管道。
自俄罗斯政府高层的消息称,莫斯科将在2004年8月确定通往中国的输油管路线,这意味着石油供应最早也要到2007年才能开始。
热点聚焦
中国印度谈设立自贸区
《联合早报》报道,在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经济合作架构协议、双方确立2010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后,近期中国与印度也开始就设立自由贸易区展开协商。
中国与东盟去年同意在2010年之前达成自由贸易协定;上周在巴厘岛东盟峰会时,瓦杰帕依提出在2015年之前,印度将完成与东亚邻邦自由贸易协定的路线图。新德里与北京并承诺,将使印度、东盟、中国的贸易轴心成为举世经济成长最快速的一个区域。
印度与中国是全球经济成长最快的两大经济体,两国均将明年双边贸易订为成长一倍、达100亿美元,印度对中国输出每年约成长一倍。
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火车头
凤凰网讯,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在世界经济论坛第12届东亚经济峰会上表示,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李光耀说,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很务实,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中国不但在吸引外资、国内经济增长和消费等方面表现突出,而且已成为亚洲的制造业中心,并将继续成为其他亚洲国家一个不断增长的主要出口市场。
房产资讯
全球200万人“拥有”月球地产
《深圳商报》称,现在,全球已经有200万人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月球土地。澳大利亚有人看准了这一商机的巨大潜力,专门成立了一家名叫“月亮地产”的房地产公司,先购月球土地出售权,然后公开热卖月球土地。
据悉,这家新近开张的公司位于澳大利亚南部城市墨尔本,该公司明码标价出售月球上的土地,最基本的价格是每公顷59澳元(约合40美元),而如果购买“生活型”月球土地10公顷,则售价为298澳元(合202美元)。
公司负责人杰克逊透露,自1980年以来,大约有来自180个国家的近200万人从霍普那里购买了属于自己的一小块月球土地。
信息动态
旅游业激增可能令中国措手不及
《道琼斯通讯社》消息,世界旅运及旅游业议会(WTTC)周一发表的一份报告称,中国必须为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的急剧增长做好准备。
WTTC研究和经济事务副总裁里查德·米勒说,中国政府必须调整旅游政策,以应对旅游需求的增长。据预测,2004年中国旅行及旅游需求将较上年增长21.8%,旅游业产值将增至人民币2,89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米勒说,跟上这一爆炸性增长的步伐是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的旅游业处于需求正超过供给的形势下。今年10月1日至7日中国黄金周假期旅游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3%,达到创纪录的人民币346亿元,这也反映出世界旅运及旅游业议会对中国旅游业基础设施将趋于紧张的担忧。
报告建议中国在现在每年3个黄金周假期的基础上再增加两个任意安排的带薪假期,以避免当前旅游资源管理的失控状态进一步恶化。该报告还敦促中国政府改善同私营部门在发展旅行和旅游业方面的合作,并开发中国西部落后地区的旅游潜力。
大陆人士将可赴台工作
实施逾10年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修正案》,9日在台湾三读通过,包括人民往来、经贸交流、陆资赴台,都一改过去“原则禁止、例外许可”,变成“原则许可、例外管制”,修正幅度之大,为历年罕见。根据该条例修正草案,大陆地区人士赴台工作将获许可,当局还将尽速配合制定“大陆地区人士来台从事经贸活动办法”,制定开放门槛。
新修正的两岸人民关系条例第11条规定,按照国际协议开放服务业项目所衍生的雇用需求,在台营业达一定规模的台湾地区跨国企业,经主管机关许可,可雇用大陆地区人民。
也就是说,跨国企业只要在台设有商业据点,且经营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便可向主管机关申请雇用大陆地区人士,若需长期居留,也可按照相关办法提出申请。新修正的两岸条例第17条规定,大陆地区人民可以申请在台湾地区商务或工作居留,期间最长三年。
中国将推出世界最大规模医疗保险
《亚洲新闻网》报道,中国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将促成世界一项世界最大的保险计划:8年内实行中国农民合作医疗保险计划。
目前,中国农村还有3000万贫困人口,有6000万人徘徊在温饱线上,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锡文的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农民90%的医药费需自己支付,这一比例在城市是60%,而农民收入仅相当于城市居民的1/3,相当多的农民因此有病无力就医。在农村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医疗合作保障体制,不但是关系农民健康的大事,更关系到中国人整体脱贫致富的大目标。
中国政府下决心为9亿农民建立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主要帮助解决农民的大病医疗问题。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资金来源有三:中央政府拨付一部分,地方政府补助一部分,农民自己缴纳一部分。三方资金合起来组成一个合作医疗基金,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一旦生病住院,就可以按比例报销部分医药费,从而减轻个人经济负担。
按计划,这项制度要在2010年覆盖全国。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又不增加农民的负担,政府公开承诺:中央财政将对中西部地区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提供每年人均10元的合作医疗补助资金,地方财政也相应提供每年人均不低于10元的补助,以推动这些地区的农民参加合作医疗。
城乡调查
国家统计局:2050年城镇化率将达70%
《北京青年报》称,日前,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特色城镇化论坛”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统筹城乡发展,提高我国城镇化水平,是解决当前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农民增收问题、城镇就业问题的有效举措。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透露,根据测算,到2010年,国内将需要将1.06亿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而到2050年时,这一数字将达到5.51亿,届时,我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
近年来,我国各地小城镇发展迅速,又各具特色,创造出了不少有益的经验。专家们充分肯定了浙江广厦集团在小城镇开发建设中,利用自身资金和机制优势,通过市场平台参与中心城市周边小城镇开发,既解决了城市建设中长期存在的资金缺乏问题,有效转变了投融资方式和城市经营管理体制,促进政府和市场“两个轮子”在城市开发、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协调运行。
市场预警
棉花经营企业要谨慎入市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负责人提醒广大棉花经营企业和纺织企业时刻关注市场风险,切实防止盲目抬价导致收购的棉花价位过高,造成销售困难。
2003年度我国纺织业发展和棉花需求至少存在四个不确定因素:一是过高的棉价将影响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今年棉纺织品出口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去年收购价合理的基础上。进入新的年度,国内棉价明显提高。在棉花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情况下,我国纺织品出口的竞争力必然被大大削弱,棉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增长速度也将趋缓。二是美国设限可能引起连锁反应。海关统计,今年1-6月我国对美纺织品出口39.1亿美元。美国纺织生产商协会对我国部分纺织品出口提出设限申请。一旦美国采取设限措施,可能引起连锁反应。三是纺纱能力扩张过快。近几年我国纺纱能力增长过快,纺纱能力的急剧膨胀,棉花价格的过度上涨,必然引起资源争抢和市场恶性竞争,从而导致一部分纺纱企业破产。四是棉花价格过高将导致化纤使用比例上升。目前,化纤原料的织物的性能不断得到改进,一些好的化纤织物的售价大大高于棉纺织物。化纤原料价格持续走低,这必将促使企业多用化纤,相对减少对棉花的需求。 (国际商报)
市场商机
俄罗斯需要大量中国建材
《粤港信息日报》消息,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中国名优商品展销会”上,俄罗斯市场对中国商品需求量最大的是建筑装饰材料,其次是医疗器械。
据了解,随着经济复苏,俄罗斯房地产开发业迅速发展。近两年所开发的房屋面积已相当于前10年甚至20年的总和,致使俄罗斯国内市场对建筑装饰材料的需求量激增,并出现产品严重短缺现象。目前,俄罗斯市场上的建筑装饰材料大多是欧洲产品,价格相当昂贵(尤其是装饰材料),绝大多数俄罗斯人买不起。
煤矸石烧砖能成新产业
近日,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获悉,一项利用煤矸石来烧结空心砖的技术以及相应的设备项目最近通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验收。
据介绍,目前全国有煤矸石山1500多座,累计堆存量34亿吨,占地1.3万公顷以上;随着煤炭洗选比例加大,每年形成新增占地400多公顷。该项目通过验收形成产业化后,每年能“吃”掉煤矸石等固体废弃物1600万吨,节约土地500多公顷。 《粤港信息日报》
政策动向
深圳新举措扶持中小企业
从深圳市经贸局获悉,深圳市扶持深圳中小企业发展的新举措:《2003至2005年全市中小企业管理创新培训规划》、《深圳市中小企业创业辅导体系建设方案》、《深圳市优强中小企业工作实施办法》年内有望出台。
据深圳市经贸局中小企业处有关人士介绍,创业辅导体系是市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降低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和培植本土企业而提出的一项新举措。它的基本内涵,是以各区、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在现有具备一定条件的场地和设备资源的基础上,以建立和改善企业的创业条件和配套环境为重点,通过创业辅导中心不断完善创业基地的服务功能,提高资源和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企业运行成本,形成有利于创业企业成长的外部环境。 中华工商时报
国际风云
各国展开FTA混战 争夺东亚主导权
《共同社》报道,有关亚洲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竞争出现围绕东盟混战的局面。
领先一步的中国已经开始了同东盟的谈判,旨在于2010年缔结FTA协定。韩国方面也对和ASEAN缔结FTA表示出了积极的态度。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贸易要道,因此,围绕这一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之争实质上也是未来东亚联合体的主导权之争。
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推算,日本一旦能在2012年前和东盟缔结FTA,就能通过取消关税等措施充分调动企业的生产活力,由此,东盟的GDP将最多比2002年增加约8.1兆亿日元,而日本的GDP也能获得2兆日元的增长。
然而对日本而言,谈判的瓶颈出在开放农业的问题上。有统计显示,东盟主要5国对日本的农业出口是其对中国出口的14倍。由于日本农业有关人士的反对,2005年起谈判可能遇到困难。
对于想利用FTA巧妙实现外交均衡的东盟,美国也试图同其成员国缔结双边FTA协议。此外,由于受先前世贸组织(WTO)部长会谈破裂的影响,欧盟也有可能同东盟缔结FTA。
日欲与韩展开自贸谈判 韩方尚无明确承诺
日本外务大臣川口顺子周一表示,日本将在本月的曼谷亚太经合组织(APEC)论坛上,提出与韩国开始自由贸易谈判。这将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信号,表明日本正致力于该地区的贸易自由化。
尽管韩国农民有所担心,但韩国也十分希望与日本开始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不过川口女士说,目前韩国方面尚未做出明确承诺。日本官员说,日本最早可于明年与韩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而一旦达成协议,日本随后就可重新启动与泰国和菲律宾等其他邻国达成自由贸易的安排。
·短消息·
在马来西亚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华商大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强调说,华商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20多年来,海外华人族群经济已经走向国际化:一是发展目标国际化,二是投资活动国际化,三是产品国际化,四是销售市场国际化。
《改革与发展》编辑部 2003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