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披露,国有商业银行重大改革半年内启动
l 恢复酒类专卖被提上政府议事日程
l 电荒引发的市场恐慌值得有关部门注意
l 有关部门对明年财政收入的判断可能较保守
l 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是明年的硬指标
l 外资机构对明年中国通胀的预期大多是2%至3%
l 外电称,建行圣诞要搞保荐人的“选美大会”
l 央行明确提出要调整货币信贷结构
l 国际结算银行报告称,中国银行业正把资金调往境内
l 外资对华投资的重点正在向重化工业倾斜
l 中国与西方的真正竞争在于2万亿美元的工业品市场.
l 长三角港口整合,各唱各的调
l 需求反弹出乎预期,国际电子元器件市场“断粮”
l 中国市场有多大?外资需要重新认识
l 中国钢铁企业联手采购将左右全球铁矿石价格
l 棉花一边涨价一边滞销,问题出在宏观调控
l 外资对于国内保险竞争力不屑一顾
l 美国公司抱怨美国签证政策阻碍中美贸易
l 香港中资企业,地上有1700家,地下有6000家
l 机械订单大幅增加巩固了日本经济复苏的基础
l 今年超过60%的贸易顺差将在第四季度实现
l 质疑“促进汽车行业整合的新措施”
l 能源企业可能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l 财经政策密集出笼意味着什么?
ã 2003 Anbound Information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信息〗
【政策:温总理披露,国有商业银行重大改革半年内启动】
正在美国访问的温家宝总理12月9日在出席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等九团体举行的欢迎晚宴上,披露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重大改革的时间表。温家宝承认,金融机构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改革中最为艰巨的任务。目前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呆坏帐比例高、资本充足率低、利润低,因此必须下最大的决心推进银行改革。他认为,必须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造,此前必须做准备工作,如降低不良资产率,充实资本金,银行有赢利。这样才能进行股份制改革,最终上市。温家宝说:“目标已经设定,要问我什么时候开始,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半年之内。”(RHJ)
【政策:恢复酒类专卖被提上政府议事日程】
我国政府决定明年降低农业税1个百分点,但被学者认为幅度太小,而农业税降低直至取消,最大制约是中央财政困难。对此问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建议:应在全国恢复酒类专卖,此项财政收入增加的规模,将会超过免征农业税的减收规模。目前世界上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大都实行酒类专卖,1949-1980年,我国也一直实行酒类专卖,部分省市现在也这样做,但是现在国家主要还把酒类作为一种普通商品来对待。国家每年因此“流失”的收入约在700亿-800亿元之间。2002年全国农业税的总收入只有422亿元,占各项税收总额17632亿元的2.4%。如果恢复酒类专卖,免征农业税,两者相抵,财政每年还能增收300多亿。可见酒类专卖是增加中央财政收入的较佳方案,应尽早在流通领域“寓价于税”,恢复酒类专卖,在财政部筹建酒类专卖局。据悉,中央领导对酒类专卖的问题非常重视,恢复酒类专卖即将提上政府议事日程,而财政部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也都已做了相关调查。(RSXP)
【形势要点:电荒引发的市场恐慌值得有关部门注意】
最近各种新闻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缺电的现象,电力紧张的情况已经引发市场恐慌情绪。据外电报道,近日市场曾有传闻,指深圳、上海、北京等三地,将于12月9日起到明年2月底为止,进行为期2个多月的限电措施,主要是限制对工业区的电力供应。年底前国内很多出口企业都有很多订单,工厂正开足马力生产,一旦进行全面限电,必会影响到厂商正常出货。但是在深圳、上海均设有生产工厂的台商欣兴日前表示,经过向各厂了解,并没有听闻类似的情况,该公司备有发电机,缺电不会影响到正常生产。另一家在内地设厂的台资企业也表示,大上海地区因为近期下雨少,所以传闻电力较为吃紧,华南、昆山并没有听说会停电,生产线目前并无停产的理由。因此,缺电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并没有部分媒体渲染的那么严重。安邦分析师指出,电力紧张的状况可能不会很快缓解,但是有关部门已经采取很多措施,如错峰用电、加大电煤运力调度、以及成品油供应,因此总体上讲,不会对工业生产带来严重冲击。有关部门应当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消除这种市场恐慌情绪,避免引发市场波动。(AGP)
【形势要点:有关部门对明年财政收入的判断可能较保守】
在昨日简报中我们报道了中国政府决定明年农业税降低一个百分点的消息。事实上,今年早些时候的消息是说计划降低两个百分点。之所以最后只下调一个百分点,据财政专家称,关键还是财政收入。农业税率降低两个点,大概影响税收收入90亿元,这意味着中央财政亏空90亿。由于受到中央财政收入的制约,才仅下调一个百分点。对此,安邦特约经济学家指出,这个降幅太小。原因在于,一是明年财政收入应当明显好转,而财政支出与前几年相比应当压力减轻,因而有能力将农业税收政策放得更宽。二是多降一个百分点的农业税,对收入水平低的农民来说,就相对可观,尤其是在将各级政府层层加码的基础也因此减少的因素考虑进去以后。说到底,这是一个对明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判断问题,有关部门可能估计较为保守,为了避免赤字扩大,才小幅降低农业税。(NGP)
【形势要点: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7%以内是明年的硬指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后,目前正在逐级传达有关内容。据《香港经济日报》日前报道,关于经济工作方面,大致有三个要点:一是要求“冷静分析形势”,着重分析存在的问题;二是强调按客观规律来解决经济问题;三是把妥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这“三农”问题,定为今后的工作重点。除“三农”问题外,中央领导反复强调就业问题解决得怎么样。报道称,温家宝总理的闭幕讲话中,对就业提出了明确的指标,即明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要力争控制在4.7%以内。这个硬指标预计将写进明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按有关资料,今年前三季度的已登记失业人口为7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算是可接受范围。但不论经济专家,还是地方政府,都表示经济保持高增长,但失业和再就业问题仍然很大,中央领导人总结,“就业形势仍然严峻”。因此,本届政府不仅定出控制失业的指标,也定出了明年要新增就业岗位900万个的指标。此外,虽然今年的800万新增岗位指标可望完成,国务院已经成立的“再就业工作部联席会议”,稍后将聚首研讨,定出新指标落实的相关措施。(BGP)
【形势要点:外资机构对明年中国通胀的预期大多是2%至3%】
今年国内粮食、基础原材料涨价的波动,使得市场对明年中国的通胀压力格外关注。观察目前各家的预测,大部分的看法是2%至3%。德意志银行(香港)高级经济师马骏日前指出,与去年同期比较,今年10月份内地粮食价格上升了5.1%,在消费物价指数升幅中,95%是由食品价格带动。马骏预期,如果粮食和商品价格进一步攀升,明年中国通胀将会超过预期的2%。不过,马骏相信,明年人行还会推出力度温和的紧缩措施,以纾缓经济过热、粮食和商品价格上升的压力,以保全年通胀平均能维持在2%的水平。汇丰证券中国高级经济师屈宏斌也相信,通胀问题并不是很严重,他以煤矿业为例,认为内地煤炭原材料需求急速上升,纯粹是因为投资扩张带动,有市场的现实需求,可惜产量过多。但这并不会对通胀构成太大压力。汇丰估计,中国明年通胀率为2%至3%。(BHJ)
【形势要点:外电称,建行圣诞要搞保荐人的“选美大会”】
据海外媒体报道,各大商业银行早已开始为旗下客户申请在港交所上市而展开筹备工作。四大国有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该行虽然计划于05年前来港上市,但由于建设银行是大型企业,由处理不良资产到具备一定上市条件还需要一定时间,因此该行计划于今年圣诞节进行保荐人的“选美大会”,虽然候选佳丽人单未定,但外电引述消息人士指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大有机会成为建行上市保荐人。(RZWG)
【形势要点:央行明确提出要调整货币信贷结构】
根据央行最新的报告,今年11月份,我国金融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特点为:当月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同比继续少增,贷款增加趋势继续减缓。央行认为,央行一系列宏观金融调控措施的效应逐步显现。央行表示,目前,人民银行的有关政策调整和发出的一系列信号已经越过时滞期,正在逐步发挥作用,货币政策实施的效应继续显现。明年,人民银行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针对苗头性问题,适时适度地进行调控,增强货币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和有效性;要把握好货币供应调节力度,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发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调配合的综合效应,适当控制货币信贷的投放,调整货币信贷结构,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维护金融稳定。(RZWG)
【形势要点:国际结算银行报告称,中国银行业正把资金调往境内】
国际结算银行一份报告称,中国银行业正从美国撤资,沽售美元资产,转投中国国内资产。两年内减少221亿美元,加速美元跌势。据报道,国际结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指出,美元近期持续下跌,加上中国银行体系内,可供购买外国国债的剩余资金正在减少。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国银行业在10个季度中,有8个季度有撤走资金纪录,今年第二季内尤其明显,有91亿美元资金从海外撤回中国。结果,中资银行的海外投资金额由2001年的925亿美元缩减至今年6月底的704亿美元。由于中国是继日本和英国后,全球第三大美国国库债券买家。中国的撤资拖累美元和美债跌势加剧。另外,国际结算银行还指出,除了中国外,石油出口国组织(OPEC)国家也正在抛售美元资产。不过,根据该观察,目前投资者并不明显对美元债券失去信心,只是市场焦点过分集中美元的负面因素上。(RZWG)
【形势要点:外资对华投资的重点正在向重化工业倾斜】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一轮重工业化阶段,外资对华投资产业格局也从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转变。据商务部统计,汽车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普通机械制造业等是今年合同利用外资额增长最快的四大行业,前三季度合同外资额同比同比分别增长247%、172%、88%和63%。汽车制造业、电子器件制造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成为实际使用外资额增长最快的三大行业,前三季度分别增长51%、29%和24%。而前三季度合同利用外资同比增长36%,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2%。这也表明,推动今年上述几个行业投资高速增长的驱动力中,外资是不合忽视的因素。而外资之所以大量进入这些资本、技术相对密集的行业,除了看好这些行业的长期增长前景外,很重要的一个考虑就是采取“资本挤压”的方式抢占国内市场。外资大幅增资进入相关市场,国内企业如果不跟进,市场份额将会丧失,这也迫使国内企业大幅投资。(AGP)
【形势要点:中国与西方的真正竞争在于2万亿美元的工业品市场】
家乐福和沃尔玛里面琳琅满目摆放的“Made in China”曾被很多人认为是中国制造业对美国和欧洲的威胁,其实,那些货架上的大部分中国制造的消费品代表的是早已离开欧美的产业。据波士顿咨询公司调研显示,西方和中国的真正竞争在于市场规模为2万亿美元的工业品--小到摩托车、大到示波器、机车。在美国,中国只占售出工业品3%的份额。在欧洲,中国的市场渗透率更低。比如德国,中国在其中的份额才2%。然而,中国迅速扩大的生产能力不容小视,但其出口到这些地区的产品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发达国家制造业遵循的是资本替代劳动的方式,因为人力成本昂贵;而“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于用低廉的劳动力代替资本--通过分解制造流程,将资本投入移走再重新引入熟练的手工劳力进行生产。因此,尽管从劳动生产率角度讲,发达国家是中国得很多倍,但是从投资回报率看来,低工资与低资本投入的双重效益使得中国工厂的资本回报一般要高于西方工厂的水平。一些制造商实现了比预计成本节约还低出10%到20%的成本缩减,成熟工厂的资本回报达50%甚至更多。(LGP)
【市场:长三角港口整合,各唱各的调】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港口资源整合正在加速进行。不过,从上海与浙江的做法来看,还是各唱各的调。不久前上海表示将在明年完成《上海港总体规划》编制,加快黄浦江两岸老港区的功能调整,使上海港尽快实现从区域大港向世界级枢纽大港的转变。浙江省港口规划建设委员会的信息也表明:浙江近期正考虑将宁波和舟山两大港口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有关规划方案将于近期出台。据悉,宁波-舟山港口的功能定位在三方面:大进大出、储备、集散基地;适应临港工业发展的基地;对外贸易基地。两港资源整合主要考虑分煤炭、石油及制品、金属矿石、集装箱等四大货种规划利用岸线。结合宁波-舟山海域的自然条件、港口格局、经济发展和环杭州湾产业带布局规划,将主要形成以修造船基地、化工基地、钢铁、电厂等大型临港工业区和依托集装箱发展的物流园区,分别是:以六横岛为主,以秀山岛和衢山南等为辅的修造船业基地;镇海、算山、北仑、大榭的重化工业产业带;舟山本岛的野鸭山、马岙、岱山浪激咀和大洋山工业园区;北仑综合港区;北仑、金塘、穿山、六横、洋山物流园区。(RGP)
【市场:需求反弹出乎预期,国际电子元器件市场“断粮”】
最近一段时间,全球手机零部件短缺正困扰着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不仅是手机部件,由于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和网络设备等产品的需求激增,致使国际市场上内存芯片、液晶显示屏和许多其他关键电子元件均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最新一期美国《商业周刊》报道说,造成电子元件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过去3年中,由于生产能力过剩和亚洲金融危机,芯片业经历了严重衰退,芯片生产商们大幅削减投资。另外,个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生产商对电子元件供应商大肆压价,也迫使后者靠削减投资来维持盈利。甚至连英特尔公司也削减了投资,以致于目前CPU供不应求。与此同时,过去一年中,市场对手持和无线通信设备等电子产品的需求大幅上升。从去年9月起,